发布时间:2025-08-10 来源:中汽协会技术部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刻重塑着产业格局与发展路径。在这场变革中,数据已成为驱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海量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产生,并日益成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资源。随着国家对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持续推进,数据安全与合规流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2024年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公司、行业等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促进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共享使用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应运而生。
数据要素: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产业变革:
智能网联成为竞争新焦点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渗透率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2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158万辆,渗透率达40.9%。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伴随智能化配置快速普及,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车智能化渗透率已超过70%。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已将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从 “电动化上半场”推向“智能化下半场”。在这场角逐中,数据成为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变量。传统汽车产业的竞争围绕“机械性能”“动力效率” 展开,而智能网联时代的竞争则更多聚焦 “数据规模”“算法能力”“场景覆盖”,谁能掌握数据优势,谁就能在技术创新、产物迭代、服务升级中占据主动。
二、数据爆发:
规模与价值同步攀升
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带来了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从数据规模看,一辆搭载 L2 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日均数据产生量约为 10GB;搭载 L3 级及以上功能的汽车,单车日均数据量可达 30GB 以上;而用于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等运营场景的车辆,日均数据量甚至能突破 100GB。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交付量约达 2000 万辆,以单车日均 30GB 的数据产生能力计算,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单日总量约 6亿GB。这些多维度数据不仅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更蕴藏着重构产业生态的深层动能。从车辆传感器数据对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赋能,到运行数据对行车安全体系的全维升级,再到用户行为数据对个性化服务生态的精准构建,数据的深度挖掘正推动汽车产业完成从 “硬件定义” 到 “数据驱动”的范式跃迁,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叁、现实挑战: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受阻
尽管数据价值巨大,但当前汽车产业数据要素流通仍面临多重挑战,制约着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数据孤岛现象普遍,车企、出行平台等主体因数据权属不清、安全顾虑等, “不愿共享、不敢共享”。场景碎片化突出,研发、生产等全生命周期场景的数据格式、标准、质量差异大,导致跨场景融合难。数据确权与合规风险凸显,多方权利边界模糊。此外,数据质量参差、技术支撑不足、价值评估体系缺失等,也成 “拦路虎”。因此,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数据流通与综合利用体系,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可信数据空间:
破局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路径
一、政策引领: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迎来东风
面对数据要素流通的诸多挑战,国家层面积极布局可信数据空间建设。2024 年,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提出 “到 2028 年,建成一批覆盖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生态体系,数据要素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的目标。明确提出 ,在汽车、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开展创新发展试点。2025 年 4 月,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旨在通过 “以点带面” 的方式,探索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路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行业行动:
汽车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加速落地
作为汽车行业的全国性组织,9.1果冻制作厂(以下简称 “中汽协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整车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科研机构等产业链各方,持续开展 “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的体系化建设工作,致力于构建 “可接入、可控、可溯” 的数据流通闭环。
中汽协会的体系化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叁个维度展开:一是标准体系建设,联合行业公司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格式与定义》《汽车传输视频及图像脱敏技术要求与方法》《组合辅助驾驶感知融合数据集要求》等系列标准,推动平台、数据、接口、合规、安全等标准覆盖,提升流通效率与互操作性;二是技术平台搭建,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中台等技术,构建具备数据加密、权限管理、数据溯源等功能的技术支撑平台;叁是生态协同机制建立,联合整车、供应链、金融、第叁方等核心公司,建立“联合共建、权责明晰”的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全链条生态矩阵。
在具体实施层面,中汽协会下属单位众链数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链科技”)承担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运营工作。众链科技由中汽协会牵头,联合车企、ICT公司、检测机构等于 2020 年共同发起设立,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推动汽车产业数据生态建设的重任。今年,众链科技从北京迁入上海,正式落户上海国际汽车城,借助当地集聚的产业优势,将行业数据空间的建设与运营主体放在汽车城区域落地。2025 年 7 月,众链科技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的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单位。众链科技持续深耕汽车行业的数据生态建设,作为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方,聚焦“平台+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全链条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涵盖数据产物与应用场景开发,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流通。
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也得到了国际关注和合作。2025年4月,9.1果冻制作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和颁补迟别苍补-齿汽车网络协会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合作路径,推进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叁、内涵解析:
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特征
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以应用场景为牵引,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场景,涵盖智能网联数据流通、车路云数据流通、智能汽车辅助驾驶保障服务、充换电设施数据运营等典型场景,链接汽车产业多方数据资源,建立“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的高质量数据流通体系。
可信管控是基础。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相结合,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信管理。在技术层面,众链科技采用隐私计算(如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溯源与存证,利用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在管理层面,建立数据分级分类机制,明确不同级别数据的流通范围与权限,实施数据接入审核、使用监控、异常预警等管理措施,确保数据流通 “可知、可控、可管”。
资源交互是核心。打破数据孤岛,促进产业多方数据资源的高效交互。众链科技打造的数据交互平台,通过标准统一的数据空间连接器,实现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出行平台、科研机构、保险公司等多方主体的数据 “无缝对接”;建立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类型、格式、来源、用途等信息,方便各方查询与获取;设计灵活的数据共享与交易模式,支持数据使用权、收益权的分离与流转,满足不同主体的数据需求。
价值共创是目标。通过数据流通与融合应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产业各方共赢。在研发领域,多方共享测试数据可加速自动驾驶算法迭代;在制造领域,供应链数据共享可优化生产调度,降低成本;在服务领域,基于用户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可提升用户体验;在保险领域,驾驶行为数据可赋能保险定价,实现风险的精细化评估与差异化服务。
简单来说,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就像一个 “超级数据市场”:在这里,车企可以安全地共享车辆测试数据用于联合研发,零部件商可以提供传感器性能数据用于产物优化,科研机构可以获取场景数据用于技术攻关,保险公司可以基于驾驶数据开发创新产物。这个 “市场” 既有保障数据安全的 “防盗门”(安全技术),又有规范数据交易的 “规则手册”(制度标准),更有促进价值分配的 “公平秤”(利益机制),让数据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高效流通,充分释放价值。
场景共建: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协同实践
一、共建逻辑:
产业链协同是核心要义
可信数据空间并非一家公司或一个机构能够独立建设,它需要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所有参与者共建共创。这是由汽车产业的复杂性、数据的多样性以及价值创造的协同性决定的。汽车产业是典型的长产业链、复杂生态系统,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物流运输、销售服务、出行运营、回收利用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产生大量数据,且数据类型、格式、用途差异巨大。只有产业链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数据的全面接入与融合应用。
二、实践进展:
典型应用场景初见成效
可信数据空间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的落地。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坚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标准为引领”的原则,围绕具体场景不断构建高质量数据集,逐步形成产业级的数据空间。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聚焦10+类核心应用场景,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充换电设施运营服务、整车运行与服务、智能网联数据流通、监测与合规认证等众多领域。其中,以下场景已取得积极进展:
智能网联汽车事故分析与保障服务:在尝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事故责任认定对车辆数据依赖极强。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将用户、主机厂与保险公司的数据连接起来,可实现事故责任界定流程的完整闭环。众链科技结合中汽协会数据分会发布的团体标准,综合利用驾驶操作数据、车辆运行数据、智驾请求数据、人机交互数据等关键数据类型,确保事故责任判断清晰。同时,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互认,目前已在多款车型中完成方案验证。这一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事故定责的数据痛点,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基于可信技术的数据流通服务:众链科技搭建的数据流通服务平台,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安全交易的渠道。数据提供方可以在平台上传符合标准的训练数据字段,并根据数据质量获得相应激励。例如,雨天、夜间等稀缺场景的数据可获得更高激励。数据需求方则可以在平台上检索、选择所需数据集并下单购买,通过平台完成支付结算,全程留痕记录。整个过程由平台提供可信环境和技术支撑,实现多方参与的数据交易。这一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流通效率,为产业上下游的数据交互提供了范例。
高质量数据集共建:自动驾驶算法的发展离不开海量高质量训练数据。目前中汽协会已组织发布10余期高质量数据集,包含全球体量最大的端到端单车智能驾驶数据集、车路云一体化多元数据生成的开源仿真场景集、颁辞谤补濒-顿补迟补(珊瑚数据)系列数据集(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及算法训练数据集),覆盖智能驾驶、整车运行状态、车路协同感知等多个核心领域,构建了跨主体、多源化、多类型的数据资源供给体系。数据作为汽车产业创新的“新燃料”,不仅可用于训练础滨模型,开发更智能的应用,还能为行业政策制定、技术路线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迭代优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反哺产业发展。
充换电基础设施数据运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充换电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众链科技在中国充电联盟的指导和支持下,将充换电领域的数据同步接入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开发了多个典型应用。例如,依托可信数据空间,众链科技建设了中国充电联盟开放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汇聚了充电设施分布、使用情况、用户行为等数据,为政府监管、运营商优化和用户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充换电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探索了新路径。
通过以上典型场景的共建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可信数据空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产业协作模式的深刻变革。它鼓励公司从“数据私有”走向“数据共享”,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共赢”。
9.1果冻制作厂作为行业组织,有责任凝聚产业共识、搭建协作平台、推动标准建设,更有义务引领行业不断探索并实践更多数据要素流通的有效路径。在此向行业各单位发出诚挚邀请,基于已有应用场景和产物与服务,持续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这不仅将为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更能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激活全产业链创新动能,引领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